我和拔拔這陣子拜訪海線的車站,如果是從南寮出發的話,最早的公車是 5 點 50 分,到新竹車站沒辦法搭到前面三個班次的區間車,因而最遠就只能拜訪到白沙屯車站。所以八月份我們比較常待在台中,因為天還沒亮就可以走到車站搭第一班的列車到海線,這樣可以往北到比較多的車站。這個月還是很幸運,不但沒遇到下雨天,而且每次都是晴空萬里的好天氣呢。
☑ 2014.08.15 大甲車站
今天來到大甲車站,這個車站我和拔拔去年也有來過喔!在月台的北邊往南下方向看看,嗯...沒什麼多大的改變,倒是隔壁第一月台上掛了好多燈籠。
這幾天早上天氣都很好,藍藍的天空感覺很棒,七點左右還不算很熱。
這是南下的方向,一早的陽光照下來整個車站感覺很有朝氣。
遠遠那頭有絨布座椅的 600 型(2607 次,新竹→豐原)剛離開繼續南下。我和拔拔到現在還是搞不懂為什麼要開這班從新竹發車,行駛海線接著繞成追線再接山線到豐原的列車,而且每天只有往返一班。
先來看到此一遊,後面藏著一個可能是維修的機車頭。
大甲是因為平埔族的"道卡斯族"的台語諧音而設"大甲驛"。那麼媽祖呢?wiki 說歷史是:湄洲人林永興奉"湄洲天后宮"天上聖母香火來臺,於大甲定居。
北上的區間車(2602 次成追線,豐原→通霄)來停靠,老朋友(278 次海線,彰化→花蓮)也緩緩進站準備停靠。
原本只是地方士紳奉祀的小祠,在乾隆 35 年改建為廟稱"天后宮",再歷經多次重建與擴大廟宇之後,最後以"天后能鎮海安瀾"在乾隆 52 年改稱為「鎮瀾宮」。
早安喔!左邊北上的區間車,要等太魯閣號先出發後才會繼續北上。
大甲有三寶喔:媽祖、奶油酥餅和藺草草蓆。
來拍一下車頭的側面。
接著出發,一路平安順利喔!
大甲還有什麼咧?那當然就是世界有名的捷安特自行車囉。
另外還有台灣歷史最悠久,從 1974 年就開始舉辦的永信杯排球賽,這幾年每屆大概都有 270 多隊參加比賽喔!
來看看月台上的東西,麻麻...妳覺得這是什麼呢?
是的,芋頭座椅,大甲還有著名的芋頭,品種稱為"檳榔心芋"!
不過我相信麻麻不敢坐,因為這芋頭上面有隻好大的毛蟲!唉...我家麻麻竟然怕毛蟲,可飛對不起大家!Orz
來月台的南邊往北看看。拔拔問過幾位副站長,他們說海線如果是雙軌的路段,不像西部幹線的列車絕大多數都是固定行駛左邊,海線的列車不一定都是開左邊,所以我們到老朋友沒停靠的車站,都需要先請教副站長太魯閣號會走哪一條軌道,大家謝謝囉!
月台另一側,也是有很大的站場,所以可見古早時候大甲就很繁榮的。
這是南下的方向。天氣已經開始熱了起來,而且沒班車可以拍紀念照了,出站吧!
和一年前一樣車站前一點都沒改變,不過這次有超級相機可以拍多一點。
除了大甲三寶和芋頭之外,當然啦...還有鐵砧山風景區,不過我還是大力推薦大甲農牧場,平常日沒什麼人,有大大的草坪可以暴衝,是頂級的放風場所喔!
車站前直走的馬路就是"蔣公路",這真的是很奇特呢,拔拔說這個路名大概是全台灣僅有的一個,更特別的是...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被抗議要求更改的一條馬路喔!
大甲還有一個文昌祠,也就是考試想要一舉高中的人,多少要去拜一下的啦!
最後當然要去鎮瀾宮啦!拔拔告訴我...雖然我是天主的孩子,不過媽祖也是濟世救苦的天使,到這裡我們一樣可以恭敬地行禮,也可以祈禱麻麻和家人平安健康的!
好啦...我們要回台中了,大甲再見,媽祖娘娘也平安健康喔!
☑ 2014.08.16 苑裡車站
今天也是來到去年來過的苑裡車站,先來到此一遊。
苑裡也是 1922 年設置的"苑裡驛",也一樣是從平埔族苑裡社的譯音而來。wiki 上說苑裡有"苗栗穀倉"、"苗栗米倉"的美譽,常聽到的就是"山O米"囉!不過,ㄟ...那個,混充越南米,真是糟糕!
嗯...我還是看車站就好。到月台的南端看看,南下方向是雙軌,下一站就是日南。
北上下一站是通霄不過卻是單軌,我和拔拔實在搞不清楚老朋友會走哪一邊的軌道,還好太魯閣號會停靠苑裡。
這是月台另一側的軌道。
苑裡有八景,太多了我說不完,麻麻就請看 wiki 啦!
貨運列車來囉!這陣子我和拔拔在海線幾個車站的這個時間都會看到這班車,只不過牽引的貨運車廂不太一樣。
喔...對了,苑裡還有那個我去過好幾次的"藺草文化館",我跟大家道別的另外一張照片就是在那裡拍的喔!
就是這張囉!
月台的座椅上有一些圖案,說著苑裡的藺草和稻米,可是"藺草春天"這張,躺在旁邊打盹的是犬?還是豚呢?通常是犬才有這種陪伴主人的畫面,可是怎麼看起來都像是豬頭呢?
轉到隔壁的第二月台,第一月台有很多旅客準備搭車,老朋友(278 次海線,彰化→花蓮)正緩緩進站中。
早安...你好啊!有個副站長告訴我們,太魯閣號停靠海線 6 個車站也是好事,讓長久被忽視的海線居民也能享受舒適的列車。
出發囉...平安順利,下次再見喔!
換一個角度想,副站長這麼說也對啦!與其說讓海線的旅客可以直接搭車到花蓮(拔拔猜測這種情形應該不多),倒不如說讓住海線的人有機會搭到商務車等級的列車。所以啦...就讓老朋友多辛苦一下服務海線的民眾囉!
來月台的南邊看看,南下的 500 型(2511 次海線,竹北→彰化)來停靠,這班車就是這陣子從新竹搭到海線的列車,會在通霄和太魯閣號交會,所以啦...要拜訪通霄以南的車站,就不能從新竹搭車過來,否則就看不到老朋友了。
北上的莒光號(504 次海線,沙鹿→七堵)到了,還是有很多人等著搭車。
這班莒光號只有星期六才開,而且很少見的是從沙鹿發車的。麻麻有沒有發覺一個現象?不管北上還是南下,列車都是停靠在第一月台的 B 側這邊喔!
再見囉...橘屁屁!
到第一月台看一下車站的站房,有個黑色的造型小火車。
右邊豎了一個橢圓形的石頭,上面寫著"彎麗",唸起來就是台語的"苑裡"啦!
嗯...這個車站也是很用心的被維護著。好啦,出站去!
車站前還是和一年前一樣,差別只是車站的那個"站"字燈罩破了,現在是"苑裡車O"?應該要趕快修一下囉!
站前廣場不大,麻煩的是沒有遮陽的地方,所以我和拔拔只能到那個雕塑底下休息。
正對車站的馬路是"為公路",苗栗好像也有個"為公路",可能是"天下為公"的意思吧?不過我和拔拔熱得都不想搞清楚那個雕塑是說什麼故事。
再看清楚剛才的小火車,還有著平交道叮噹叮噹的號誌呢!好熱...趕快回去囉,"彎麗"再見啦!
☑ 2014.08.17 沙鹿車站
星期天來到沙鹿車站,會選週日來是因為平常日一早月台都有好多人搭車,現在就比較少人啦!先拍一下南下的 500 型(2503 次海線,新竹→彰化)。
接著是剛才搭過來的 500 型(2512 次海線,彰化→新竹),等上面南下的區間車到了後,就準備繼續北上了。
今天的天氣還是很好,順風喔!
來月台北邊盡頭往南看整個站場的樣子,車站的出入口在左邊,不過看那個跨站天橋的樣子,好像右邊也有出入口?
清朝時大甲溪以北到基隆是屬淡水廳管轄,廳治所在地是竹塹城,可是麻麻知道嗎?1723 年設淡水廳時最早廳治是在彰化,1731 年遷移到沙鹿,最後才遷到新竹的喔!
來月台南邊往北上的方向看,月台很寬、南北距離也很長,整個站場感覺很有氣勢。
往南下方向看過去也是頗寬廣的樣子,不過這只是表象,因為從沙鹿北上到清水,還有南下到龍井都還只是單線,所以南下、北上列車經常要在這裡等候交會。
在月台上可以看到漂亮風景喔!那棟白色的高樓就是童綜合醫院的梧棲院區,海線另一家有名的就是光田醫院。
這個年代醫院也要像學校一樣在不同的地方設院區業務才會蒸蒸日上,嗯...不曉得是誰學誰的,不過搞最大的可能就是那個"OO"的啦!
來到月台北邊,南下的 500 型(2507 次海線,新竹→彰化)緩緩進站中。
接著等待交會的北上區間車(2602 次成追線,豐原→通霄)就出發啦!
沙鹿的古名稱是沙轆,台語的發音"鹿"和"轆"是不同的喔!拔拔...我們先不要寫拼音,等一下再來考考麻麻!
好朋友(278 次海線,彰化→花蓮)來啦!
你好早安!
沙鹿一直到日據時代的 1920 年才改成現在的名稱,不過台語依舊還是用古名來發音,所以以前聽人用台語說沙鹿,就知道是不是中部人喔!
出發囉...再見喔!
不過現在不管是哪裡人,沙鹿的台語大概都不會說錯,至少台鐵海線列車上的台語廣播是用古名發音的,聽多了就記得啦。
麻麻...那妳用台語怎麼說沙鹿呢?
![]() |
可飛...妳麻麻通常講的是"偽台語",不是說不出來就是會發錯音! |
嘿嘿...我想麻麻一定會先偷偷上網查才會告訴我們的。
來看個到此一遊。沙鹿車站是在 1920 年開設的"沙轆驛",現在這個頗新的跨站式站房是去年 10 月完工啟用的。
寬廣的月台可以很容易同時拍到兩個站牌的紀念照。
從新竹開來的 500 型(2607 次成追線,新竹→豐原)到了,假日很多出遊的人。好啦...出站瞧一瞧去!
很新的一座車站,不過有很多鐵道迷對台鐵改建車站很不以為然,認為是破壞文化資產,例如:海線有很多車站本來是木造的站房,現在只剩下 5 個。
其實蓋新的、留下舊有的好好維護,任誰都覺得是比較好的做法。
如果台鐵在維護人力上有困難,其實是可以開放給民間或企業認養啊!
最後看一下車站前的樣子,直走過去就是很熱鬧的市區喔!好啦...我和拔拔要往前走到市區去搭公車了,沙轆再見囉!ㄟ...麻麻,台語怎麼說咧?
喔耶...又可以坐 BRT 回去了!拔拔...我們應該再來喊一下口號:"市區公車 8 公里內刷卡免費",萬歲!"BRT 一年內免費",萬歲!
[2014.08.18 台中港車站]
今天要回新竹,我和拔拔特別搭海線再度來到台中港車站,上次拔拔只拍到我和好朋友的朦朧超大頭貼,所以在這裡下車要再拍一次。先來看一下南下的 500 型(2057 次海線,新竹→彰化)。
太魯閣號(278 次海線,彰化→花蓮)來啦!
老朋友你好,早啊!
下次再見喔!上次是走左邊,這次卻是走右邊,海線真的比其他地方還難預測。
副站長說這兩條軌道都是主線,對號列車沒有固定走左邊或是右邊,沒關係今天有成功就好啦!謝謝副站長。繼續前進下一站,台中港再見囉!
[2014.08.18 龍港車站]
接著再來到龍港車站,上次來的時候運氣不好下雨,哪裡都沒逛到。今天天氣超好,就可以來走訪漁村囉!後站長得很有趣,出入口在候車亭的背面,大概只有一個人行走的寬度,以前八成沒有後站,是為了方便這邊人搭車才挖出來的。
後站附近蠻多住家的,模樣就跟鄉村、海邊附近的社區差不多。
小小的馬路卻是四通八達,沒有導覽的路線牌示可以看,不小心的話會迷路的,還好拔拔有先看孤狗的地圖,走...找龍港的漁港去!
走個一百多公尺就到了堤防邊,哇...後龍溪出海口耶!比我以前常去的中港溪還壯觀。
現在正好是退潮的時候,更壯觀的是沙洲上好多人在挖牡蠣,而且幾乎都是女性,看來全村的婦女同胞都出動啦!
一天退潮兩次,但只有白天這次可以挖。網路上說,後龍溪是西海岸少數沒被汙染(綠牡蠣)的河川,野生牡蠣附著在沙洲石頭上又稱為"石蚵"或"岩蚵",而且是季節性產物只在 6 月至中秋才有,所以這時候才看得到這種全員出動採蚵的景象。
右邊那個高架橋就是西濱公路。
堤防的另一邊就是龍港漁港,跟車站一樣以前稱為"公司寮漁港",看退潮的情形就知道只有膠筏可以進出。
另一頭是往車站的方向,漁村都有廟宇來保佑討海人的。好囉...該回新竹了。哎呀!我們忘了挖一顆來嚐嚐,聽說很好吃。
☑ 2014.08.20 談文車站
今天從新竹繼續出發來到談文車站,這是我和拔拔拜訪海線的第 4 個木造站房的車站。車站是無人化的招呼站,只有一個島式月台,先來月台北邊往南下方向看,站房在左邊。
談文車站自從苗栗縣政府列為歷史建築後,台鐵已經取消改建的計畫了。
在月台上往右邊看過去是田野風光。
遠遠的可以看到國道 3 號、西濱公路和一堆風力發電機。來到海線的另一個特色就是風車,有的鐵道迷認為海線風景很美,只是最可惜的就是那些人造的風車,不過我是覺得還好啦,荷蘭風景那麼漂亮,不也是有一堆風車。
北上的莒光號(502 次海線,彰化→七堵)來啦!這班車 5 點 55 分從彰化發車,每次我和拔拔到彰化轉車來海線時,都會看到它在月台旁熱身。
往北上方向看過去,下一站是竹南車站,鐵道是雙軌,而且比較明確的是南下走右邊的軌道,北上走左邊的。
走來月台南端,北上方向的樣子跟很多小站類似,旁邊那一堆石頭不知道要做什麼?站房不能改建的話,那是不是要整修月台呢?
往南下方向看過去,雙軌的盡頭處是個往右的大彎道,過了彎道有個很重要的號誌站,因為再下去就是單軌了,所以號誌站要用來控制列車的交會。
來了一列北上的 500 型(2512 次海線,彰化→新竹),這班車就是我和拔拔每次在彰化 6 點搭的車,謝謝喔!車站雖小可是早上還是有一些人搭車。根據台鐵的統計,每天在這裡進出站的人數只比龍港車站多個 2 到 3 人。
來個到此一遊。
海線車站月台上的候車亭長的都差不多。
從月台上看車站的站房,跟海線其他木造站房的車站都像是同一個建築的樣式。
可惜的是只能從月台這邊拍紀念照,因為站房是在外面台 1 線道路的下方,從外面沒辦法拍到整個木造站房的模樣。
南下的 PP 車(105 次海線,七堵→高雄)放慢速度通過中,因為轉彎後的號誌站到大山車站之間是單軌,PP 車要停在號誌站前等太魯閣號通過空出軌道後才能繼續南下。
沒多久遠遠地可以看到太魯閣號通過號誌站附近,太高了我看不到,所以是拔拔說給我聽的。
太魯閣號(278 次海線,彰化→花蓮)到啦!
喔嗨喲!老朋友實際上是服務大眾的,除了海線有停靠 6 個站之外,接下去的竹南、新竹、中壢、桃園、...、哇!一缸子甚至連七堵都有停,走走停停是最辛苦的。
順風,下次再見囉!
來跨站天橋上讓麻麻看幾張漂亮的風景!往南看過去左邊的馬路是省道台 1 線,日據的 1916 年定名為"縱貫道",是台灣第一條有公路雛形的道路,重點是:台灣第一條公路是走海線的喔!嗯...可以推測當年海線的城鎮可能比山線還繁榮。
風景美麗無比,喔...那棟建築就是我以前常去附近散步的竹南焚化廠。
如果也在這裡蓋個小型摩天輪或晴空塔一定很棒的,麻麻...妳說對不對?
我和拔拔現在的位置是在天橋上,只有大概二層樓高,其實只要蓋個四到五樓高的景觀塔(台)就夠看的了。
這次我有看到遠遠的北上貨運列車來了!
談文車站也是海線通車的 1922 年設站的,當時稱為"談文湖驛",一直到 1954 年才改成現在的名稱。拔拔說這一陣子拜訪海線的車站,讀過車站和當地的歷史,感覺很有收穫喔!
我和拔拔到台中港車站以北都會遇到這班貨運列車。嗨...我在上面,你好!
再來一張從天橋另一邊看過去的風景。
這裡是車站後面的出口,跟白沙屯車站的後出口差不多。
出站前先近距離看一下木造站房,嗯...有那個古早味的感覺。
苗栗把談文、大山和新埔車站列入歷史建築是對的,要好好維護喔!可是千萬不要像造橋車站的驛長宿舍和石榴車站的站房,改建得像新式小木屋。麻麻...這有點難度是不是?
好啦,來外頭看看車站,就在台 1 線的路邊。
麻麻...好可惜對不對?車站的站房竟然在馬路下方。很可惜拔拔孤狗不到古早古早前的相片可以對照看,不過我猜啦...當年設站時,應該不會把站房蓋在馬路邊坡的下方吧?
這車站和附近的風景很好看,不過我和拔拔要回新竹了,談文再見囉!
☑ 2014.08.22 大山車站
休息一天後繼續出發,來到大山車站,這是我和拔拔拜訪海線最後一個有木造站房的車站。先來和剛才坐過來的 500 型(2511 次海線,竹北→彰化)說再見,謝謝喔!
接著北上的莒光號(502 次海線,彰化→七堵)也到了。
也再見喔!拔拔說海線的班車比較少,所以比較可以清楚地知道什麼時候會有哪種列車經過。
先來到此一遊,天氣有夠好一早就覺得很熱。這裡沒什麼山啊...那為什麼叫大山呢?
1922 年設站時稱為"大山腳驛",可是還是沒有山啊?台鐵網站上的介紹是:因為附近有許多海岸階地,被大自然侵蝕成類似腳趾狀,故稱大山腳。哦...有趣!
轉到隔壁的第二月台,先在跨站天橋上看看。這是往南下的方向,也是頗有看頭的,不過我和拔拔都覺得還是比台中港車站、談文車站稍微遜色了一點點。
這裡南下的下一站是後龍,雙軌鐵道遠遠的盡頭就是後龍車站。
再看三張風景照。這裡離海岸比較遠看不到海,不過還是可以看得到風車,那就把它想像成風扇,不就感覺很涼快了嗎?
海線過了苑裡以北都嘛看得到風力發電機,把那東西看成是海線的另一種特色也是不錯的。
來到第二月台北邊,南下的方向是雙軌,車站的木造站房在左邊。
等一下太魯閣號不知道會走哪一條軌道,不過值班站長超級親切的,他說列車到達前五分鐘就會知道,到時再跟我們說。非常感謝喔!
往北上方向是逆光,拔拔忘了用閃光燈,所以我的臉要處理一下了。
鐵道直直地通往中港溪後才會右彎通過談文的號誌站。
北上的 500 型(2512 次海線,彰化→新竹)來了,是我和拔拔在彰化常坐的那班車,早安!
"大山"的台語也有幾種說法喔,拔拔特別請教了站長先生,他說區間車上的廣播是錯的,在地人的說法是...ㄟ...麻麻,那妳怎麼說"大山"呢?
到月台南邊看北上方向,嗯...都差不多。大山現在只是後龍鎮的一個里,沒聽說有什麼景點、名產之類的,車站的木造站房應該是這裡最吸引人的地方吧。
連候車亭也長得很相似,拔拔說這也是海線車站有趣的地方。
這是往南下的方向,後龍車站就在遠遠的那一頭。
站長走出來大聲跟我們說,五分鐘後太魯閣號會走第二月台那邊的軌道,所以我和拔拔趕緊轉到第一月台。遠處白白的一個小點就是剛從後龍車站出發的老朋友。
逐漸地接近中,緊張...緊張!拔拔,你可別在這個時候手麻喔!
老朋友(278 次海線,彰化→花蓮)放慢速度通過車站,因為接下去要切換到單線的軌道,速度不能太快。
祝你一路順風、平安,下次再見喔!
謝謝站長先生的提醒,我和拔拔才能拍到美美的紀念照。
來從月台看一下木造站房,被遮雨棚擋住了。
再到旁邊看一下,還是擋到沒辦法從站內拍到好的畫面,草倒是長得蠻高的,不知道是好或是壞?
![]() |
可飛...有乾枯的長草點綴會有滄桑感,只要不髒亂對於年代久遠的車站都是好的。 |
麻麻...那妳說咧?
來到車站外面,從這個角度看過去就很正點啦!咦...那個屋頂不是對稱的喔!趕快翻一下前幾天拍的照片,真的耶...談文、新埔、日南也是這樣喔!只有追分的屋頂兩邊是對稱的。我和拔拔是不太懂建築的特徵啦,倒是那些路標亂七八糟的影響景觀!
早上這地方可以遮陽,剛好可以讓我和拔拔休息吃早餐。
也是有涼風陣陣吹來,當然沒幾個搭車的人,我們在這裡坐了將近一個鐘頭喔!
車站前的馬路直走可以到省道台 1 線。
右邊這條路可以接西濱公路,我和拔拔來過幾次喔!以前麻麻在陽明山時,拔拔星期日去新竹帶我回苗栗,有幾次我們特別從西濱下來經過這裡轉到台 1 線再回去。好啦...該回新竹了,謝謝站長先生,大山腳再見囉!
☑ 2014.08.26 後龍車站
休息了好幾天,今天繼續從新竹出發,來到後龍車站,先看一下到此一遊。
後龍車站是個高架化車站,頗像是一個大站的樣子,也的確是啦...除了一班自強號不停之外,其他行駛海線的列車都會停靠後龍。
連我這個四腿族在月台就可以看到後龍的市區,這在很多高架化車站中倒是不多見。
遠一點來月台北邊看看整個月台,是很中規中矩的樣子。車站的歷史就有趣了,跟山線的豐富車站有關係喔!
來和北上的區間車(2512 次海線,彰化→新竹)打招呼,嗨...早安!
山線的豐富車站是在 1903 年建站,當時稱為"後壠驛",1920 年改為"後龍驛",但是現在這個後龍在 1922 年設站後,豐富被改為"北勢驛",一直到 1971 年才改成豐富車站,ㄟ...豐富跟成功兩個車站應該是難兄難弟。
來看一下遮陽的月台,樣子有那麼一點點點像冬山車站,只是月台的寬敞度和視野、內部的採光跟冬山車站實在沒得比。
其實從隔壁的月台可以看到海邊,風景不會比冬山差,設計時如果多考慮一點,現在可能也是一個景點呢。
淺綠色的座椅,很簡單乾淨的月台。
往南下的方向看,列車開下去沒多久會跨越後龍溪,然後往右有大彎道,沒多久就會到龍港車站。
從這頭看車站還是不怎麼樣,這個高架化車站比冬山晚一年啟用,也就是兩個車站大概是同一時期設計的,可是怎麼會差這麼多咧!
老朋友(278 次海線,彰化→花蓮)緩緩靠站中。
早安!拔拔...老朋友也說這個車站比起他每天經過的冬山車站遜色很多。後龍是海線唯一的高架化車站,海線的風景又那麼美,真的好可惜喔!
出發囉...再見,平安到花蓮喔!
今天這站是拜訪海線的最後一個車站,我和拔拔下次到別的車站看你喔!
後龍鎮的轄區內台鐵有 4 個車站:大山、後龍、龍港和豐富,如果不算台鐵的支線,後龍是排名第二的鄉鎮,第一名則是宜蘭的頭城鎮,從石城一路南下到頂埔共有 7 個車站。好了,出站去看看!
唉喲...怎麼會是這樣呢?說不出有什麼特色,只能說好怪,不過倒是有大廣場。
如果真要說的話那就是車站底下是空的,可以讓行人和機車通行(汽車沒辦法開過去)到後面的公園,搭車的出入口在右邊。
車站後面是個公園。好熱,拔拔...我們先休息吃早餐吧!還好有風吹著,坐在樹蔭下還算 OK 啦。
公園的另一頭就是往外埔漁港的 126 縣道,以前我和拔拔從外埔漁港散步回來,有幾次都會在這裡下車休息再尿一把,那時候公園還沒那麼大,車站底下也不能通行人車。
車站前有大廣場氣勢是很夠的啦!只不過都是硬梆梆的水泥建築和柏油路面,沒有特殊的造景真的是不怎麼美觀。
車站前就是熱鬧的市區。嗯...台鐵應該想辦法設計景觀改變一下,看能不能像冬山車站一樣變成遊客必到的景點。好啦...我們該回新竹囉,後龍再見啦!
[2014.08.28 崎頂車站]
今天要回台中,中途在崎頂下車,我和拔拔從去年 10 月底之後就沒在這裡下車了。拔拔說這次到觀景台吃早餐靜靜地看海就好,等一下再到月台拍紀念照。
休息了半個多鐘頭來到第一月台,北上的莒光號(502 次海線,彰化→七堵)來啦!
這列莒光號是我們這個月以來在海線車站都有遇到的班車。
通過了好幾班的微笑號。麻麻...來看個三張!這三列是不同班次喔,間隔了二十分鐘。以前都是下午來這裡,拍照時都是逆光,這次換早上過來,早晨的陽光照下來每一班車感覺都很有精神。
這也是這個月常看到從海線來的貨運列車。
老朋友(278 次海線,彰化→花蓮)來囉!
在早上陽光的照射下特別有活力,你好啊...早安!果然早上來崎頂拍紀念照有很好的效果,不過已經開始熱起來,得躲到比較陰涼的地方了。
過天橋來第二月台,這邊早上沒有遮陽的地方,只能躲在天橋的影子下,幸好還有涼風吹著,不然會逐漸融化的。接著先看一下剛離站的南下 500 型(2133 次山線,新竹→斗六)。
另一位從斗六出發走山線的朋友(280次 山線,斗六→花蓮)也到啦!
你好...也早安喔!
兩班太魯閣號從竹南開始,一前一後大約間隔 20 到 25 分鐘,就這樣一路尬車到花蓮,可是不要超速喔!好啦...真是熱,趕快收拾細軟落跑囉!
[2014.08.30 大慶車站]
休息一天後,拔拔說不能悶在家裡,所以來到大慶車站,一走出車站,哇...完全變了樣,被壓在高架橋下扁扁的,連招牌都沒了。
麻麻可以比較一下 10 個月前的樣子。好可惜喔!上次來沒有超級相機,現在更是不可能拍到啦,殘念!
逐漸有了新車站的雛形,也完全看不到現在車站的出入口。
台鐵預計新車站明年年中啟用,現在的車站不知道會不會保留著。不過依我看現在被壓在高架橋下的樣子,要保留的機會恐怕很難喔!
新站的出入口應該是在前面的十字路口附近。
拔拔說他比較好奇的是那塊宋省長題字的石碑,新站啟用後是留在原地?移到新站?放到倉庫?還是哪天變成某人家的地板?嗯...我也很好奇,麻麻,妳猜呢?
來月台到此一遊一下。
再來和南下的 800 型(2013 次山線,新竹→斗六)拍個紀念照,現在在中部也常常可以看到微笑號,尤其是台中往返二水的區間快車也是微笑號喔!
高架鐵道沿著第一月台上方一路往右邊烏日的方向緩緩下降,台中捷運紅線高架化過了大慶車站後就逐漸回到地面。
來跨站天橋上看看,往烏日方向看過去,左邊是未來台鐵列車行駛的軌道,右邊那幾個橋墩就不知道要做什麼了,不過大慶車站未來是轉運站,也可能是捷運的另一條路線。
轉到第一月台,北上的 PP 車(170 次山線,嘉義→花蓮)來了,哈囉!
往北上方向看過去,前面的大樓就是中山醫學大學和附設醫院,所以上下班課的時間,這裡應該有很多通勤的人出入。嗯...上頭這個高架橋果真是有壓迫感。
北上比較少看到的 600 型(2314 次山線,斗六→新竹)也到了。接著緊張時刻來到,南下的區間車會不會擋到我和太魯閣號拍紀念照呢?
南下微笑號(2117 次山線,新竹→斗六)來停靠,馬上就出發了,還好沒有擋到,感謝啦!
從斗六出發的朋友(280 次山線,斗六→花蓮)到啦!
早安,你好!
喔耶...成功,回去囉。今天是假日,趕快溜否則到時候台中車站又是人山人海的。可飛和拔拔 8 月的自強活動結束!唉...大慶車站真是慘不忍睹,不過還是再見啦!
麻麻...我和拔拔到這個月為止已經全部拜訪過海線的 16 個車站囉!當然啦...這次來跟麻麻介紹海線車站的位置,有括弧的是木造站房的車站:
竹南車站不算的話,南下開始在苗栗縣境內有:
[談文] → [大山] → 後龍 → 龍港 → 白沙屯 → [新埔] → 通霄 → 苑裡 →
在台中市境內有:
[日南] → 大甲 → 台中港 → 清水 → 沙鹿 → 龍井 → 大肚 → [追分]
我們從去年 8 月到這個月為止已經總共拜訪過 120 個車站了,只剩下 4 個車站囉,所以麻麻,還是請繼續為我和拔拔...加油...加油...加油!